【籃球專欄】中華女籃國際賽遭遇沉重的失利 轉變到全場開放式打法是不得不進行的變 革 林建煌·Yahoo奇摩運動專欄作家 2023年7月25日 週二 上午8:45 從成人組在亞洲盃潰敗降級,在到U19級於世界盃寫下隊史最糟成績,中華女籃遇到了一 些問題。相比於男籃,這更難用身體硬件去解釋,因為隔海相望的日本隊才剛剛在東京奧 運上拿下了銀牌。 所以,這不是簡單的人種問題。那麼,是選手素質的素質問題嗎?可是我們在U16-U18一 直有不錯的成績,包括張聿嵐、游沁樺、蕭豫玟、宋瑞蓁這些菁英都已經證明自己可以在 國際舞台上與各國選手對抗。 既然如此,為什麼在短短的時間內,進入到大專和成人組之後,我們就不再能保持那樣的 成績?(這不是女籃獨有的問題,包括棒球以及一些台灣擅長的項目也常常是如此,但主 題太過宏大,我們不好節外生枝)。 只談談「籃球原因」,也有很多可說。日本女籃在重用外籍總教練Tom Hovasse之後,在 現代籃球的路上走得更遠了,東奧戰勝了比利時、法國等強隊,在金牌戰前的5場比賽, 她們團隊出手159顆三分球、命中65顆,命中率高達40.9%,他們這種打法球風在當今世界 體壇只此一家別無分號,因為儘管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外線命中率的重要性,但要真正在國 際賽上,女籃要做到這一點卻不是容易的。因為你要考慮人才和整個培育體系是否能夠穩 定輸出好手,然後國內的教練是不是能夠長期的將正確的觀念和戰術細節持續地、不受阻 礙地傳達給球員。 要和歐美強隊抗衡,以目前的環境來說,非要打全場式的籃球不可。顧名思義,攻防轉換 的能力是重中之重,要用小球的節奏,去降低對方在半場落位後、用身高去取得在禁區攻 防和籃板上的優勢。 第二,要用三分球去彌補自己在內線供框效率上的不足,同時拉開空間,讓己方在進攻端 可以去更好的運用一個半場。這些東西理解上都不困難,真正的難題是:怎麼去從上至下 貫徹到底,怎麼讓你基層的教練願意去犧牲成績執行好這些、怎麼樣做到讓出資的球團也 認同這些東西? 對於日本來說,這些都不是問題,因為這個國家的體制很擅長接受新東西,而且他們聯盟 的制度及經營方式也很理想。所以Hovasse進來之後,很快就能將他那套異常嚴格的日常 訓練方式帶進國家隊,而沒有受到太多質疑和抵抗。他一直是國家隊的專任教練,可以耐 心地、專注地執行自己的任務。 日本男足在里約失利之後,他們意識自己要用技術型的中場控球打法在世界立足,難如登 天。因此很快就用4年的時間將整支球隊的人馬和戰術、打法改成了防守反擊,並在卡達 世界盃上展現出成果。而他們的女籃的改革,也和前者一樣果斷、並且講求效率。 這個夏天的幾場女籃國際賽,中華隊不僅僅是輸給一些傳統強隊(本來就打不贏的中日韓 和歐美),甚至開始輸給一些非洲、西亞球隊,這些隊伍起步很慢,但已經追趕上來了。 國內女籃擅長的那一套小組配合,要成功移植到國家隊,目前看起來很困難。 國內部份球隊擁有最好的資源,他們在自己選手高出別隊一個層級的情況下,可以用一種 依賴半場小組配合的打法輕鬆鞏固自己霸主的地位。但到了國外情況是不同的,一名180 公分以上的靈活中鋒、就算她的技巧極不成熟,都能把中華女籃搞得人仰馬翻。因為在空 間有限的半場進攻中,傳統中鋒就是籃球場上的終極武器。更不要說在東奧賽場上,我們 已經看過Breanna Stewart、Emma Meesseman這種「變種」的歐美長人的能力有多可怕, 她們基本上已經可以勝任組織前鋒,過往4、5號會遇到的傳球和進攻模式單一的問題,她 們已經能完美克服了。所以你要怎麼在半場戰中去和這些球星和其所屬的球隊對抗? 全隊平均身高只有176公分的日本隊已經演繹給我們看了:全場壓迫領防製造失誤,進入 半場後利用掩護和不斷地走位去調動、撕裂對方防守,讓她們的長人得移動腳步,將小個 子在跑動上的長處發揮到極限。 到目前為止,我們都還沒有談到歸化以及混血球員的事情。這全都只是籃球戰技上的基本 問題,就全看中華女籃有沒有辦法跟上,只要你肯全心投入進去做,用正確的人選打正確 的籃球,那成績一定會出來。 https://s.yam.com/88BEM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www.ptt-website.tw), 來自: 180.176.190.76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-website.tw/basketballTW/M.1690263184.A.56C
NanashiMumei: 又被板友說中了 隊史最糟 沉重失利 07/25 13:35
kenny1300175: 沉重失利 然後死都不檢討 07/25 13:42
joejoe14758 : 台籃開練折返跑好嗎 07/25 13:46
joejoe14758 : 跑都跑不贏別人 少喝點酒OK? 07/25 13:47
yuchiwang : 又變革 又失利 07/25 14:00
SpyTime: 這個包養分析好精闢 07/25 14:00
jas0083 : 最後一場沒輸當爐主基本就安全下庄了啦 07/25 14:05
jas0083 : 要全敗當爐主才有1天流量檢討文,等裝死過1天馬照跑 07/25 14:07
jas0083 : 舞照跳連霸繼續拿 07/25 14:07
et00211 : 好啦 回來罰跑操場 07/25 14:09
ntuwalker : 這篇到底在寫什麼啊?真的以為台灣U19女籃是每屆都 07/25 14:16
Toth: 包養網也太多了吧 07/25 14:16
ntuwalker : 打得進世青? 07/25 14:16
aee08 : 看到他寫U19隊史最糟成績我就笑了,很會要我們學日 07/25 14:22
aee08 : 本,先去看日本有沒有這麼荒謬的運動專欄作家吧 07/25 14:22
elfyblack : 又來 所以就說這些文的水準真的很好笑 當U19菜市場 07/25 14:30
elfyblack : 盃是不是 07/25 14:30
Asterix: 這個包養網也太狂了吧 07/25 14:30
ckjohn : 其實我是覺得2023屆的U19是比2021屆的強。 07/25 14:36
ntuwalker : 2023比2021強是毫無疑問的,2021那屆是因為中國、 07/25 14:57
ntuwalker : 紐西蘭因疫情棄權,台灣才有機會;今年這屆是靠實力 07/25 14:57
ntuwalker : 贏過中國、紐西蘭 07/25 14:57
Korfball18 : U18打進U19就很厲害了最糟成績是在講三小 07/25 15:14
AdamShi: 現在包養都這麼明目張膽.. 07/25 15:14
Korfball18 : U16U18當然打得好才會有U17U19可以打阿笑死 07/25 15:16
happyking : 別用青少棒 U16之類的成績來比擬 07/25 15:18
aztom : 全世界第15名誒,到底在說什麼 07/25 16:41
BernieWisman: 大部分時候都沒有U19可以打好不好 記者多做點功課 07/25 18:11
Hmke : 這個專欄作家有做功課嗎 u19嚴重失利??? 07/25 18:24
lezabo: 這個包養SD素人也太多了吧 07/25 18:24
yukienish : 搞不清楚狀況 只想為批評而批評 以為U19是每年都打 07/25 18:27
yukienish : 得進的 還最慘成績 07/25 18:27
Pash97143 : U19是近就不錯 貴在累積經驗 就算U19墊底也是世界16 07/25 21:50
rodion : 硬件你老木 用啥牆國新語 07/27 09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