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原作者很推崇近代日本女籃的組建與戰術,整體而言確實有台灣借鏡的價值,這邊補 充一下個人從去年世青、亞青、世界盃,到今年亞洲盃、亞青、世青的觀察 關於基層女籃的養成環境,虎撲有旅居過日本的鄉民留言淺談過 大意是說日本女子籃球的基層中學聯賽有超過200隊參賽,全國分48區,冬季決賽圈有超 過50隊參與,因此預估每年至少有2500名中學年齡的日本女性在接受訓練 對照之下,中國在同齡的校園體系女籃,目前以耐克高中聯賽CHBL為主,近年規模僅108 隊,約1300餘人受訓 即使再加上眾家WCBA職業俱樂部的青年隊,總計至多在約1500~1600人以內 換言之,中國基層受訓的中學年紀女籃球員,反而比日本更少,就更別提小學階段 台灣的話,以111學年度為例,HBL高中女籃最基層資格賽與正賽合計,也就19隊,正式受 訓人員大概僅250人上下 以上還不考慮教練素質、管教方式 教練戰術素質如何難以評比,但從基本球隊紀律管教而言,中國還保持很老派、不重視溝 通的打罵教育,對球員的心理素質與教學相長的關係,是很負面的影響 相反的,日本在這方面氛圍不錯 譬如今年亞洲盃拿亞軍,錯失六連霸機會,但全隊的氣氛還是很正向,這種環境比中韓兩 國,更能吸引家長鼓勵孩子投入 以球員培育的穩定度來看,日本的體系確實是有點無縫接軌的味道,從小學聯賽開始,基 本戰術觀念跟球員個人技巧都差不多,比較不會有青黃不接的狀況 不過相對的缺點也很明顯,一旦體系被破,基本就很難靠球員個人能力突圍 從前年U19、去年跟今年連續兩屆亞青U16、去年亞青U18、去年世青U17,及至這屆U19, 日本選擇走極端小快靈的方式 弱點也很明顯,就是很簡單粗暴的高度不夠 近幾屆是有05級、194公分的華裔中鋒福王伶奈,去年打過U16,速度不慢,也有一定投射 能力,表現中規中矩 不過今年沒帶上她,連替補位置都不給,估計未來也不會以她為重,因此在00後梯次,日 本幾乎沒有180以上的射手或內線 目前00後比較受重用的180以上的球員,只有這次亞洲盃替補球員朝比奈,183,其他這幾 年在亞青、世青稍微打出成績的,都在179以下 參考這兩年日本各級女籃敗場,戰勝方基本都是有運控技巧不差,會投三分或爆發力強悍 的機動型中鋒或前鋒,可以直接切入,破壞日本防線體系 然後外線能把日本守死,或至少能回敬幾顆三分,讓日本外線佔不到太大便宜 美國Grinner、法國Rupert、中國韓旭、比利時Messemen、波士尼亞Jones、澳州Mabegor 、塞爾維亞Krajisnik、加拿大Carleton,大致都是身高比日本高一截,手比日本長、可 以直接持球突破,或者具備外線投射能力的內線或鋒線球員 其中美國打巔峰狀態的東京奧運日本隊,就靠Grinner籃下賣高拿30分 在U19連續三屆擊敗日本的馬利,也是技術沒那麼細膩,但能對日本玩籃下暴力補到進戰 術 + 手長干擾的爆發力球隊,這次台灣球員應該都有感受到 亞青U18時期的朴智秀也贏過日本國青,而她恰好就是195以上,動作靈活、中距離不錯的 中鋒(成年後的朴智秀因各種因素,倒是沒有跟日本對戰過) 去年U17的匈牙利直接讓Strausz、Toman這兩隻190左右的內線扛,小組賽跟排位賽雙殺日 本,外線也沒讓日本佔便宜,兩場都贏二十幾分 完全陪日本打三分快打風格而贏日本的場次,在這幾年非常少,目前看起來只有去年中國 U18四強晉級戰淘汰日本、這屆U19法國對日本,以及在去年U17捷克對日本這三場 中國去年估計也不是想打小球戰術,但實在因為內線兩隻竹竿加一隻跑不動的大壯妹都太 弱,然後淘汰賽那場外線發揮比較好 + 守死日本外線,才勉強險勝,今年就大翻船 這屆U19法國跟日本玩外線,差點翻船 尤其第四節最後一擊(當時平手),只要吊給中鋒或大前鋒,或有身材更高壯的前鋒持球 切入,在籃下擺進或製造犯規,罰進一球就絕殺勝,結果選擇投風險較高的三分,被逼入 OT 捷克則是整場把對美國能拿12 + 7這種強勢數據的195內線球員冰在板凳上,跟日本比投 射,最後輸球 給人一種為了拼外線而拼外線,本末倒置的感覺 除了戰術之外,整體而言,日本女籃選訓球員的特質大致符合以下幾點: 1. 下盤肢體有力,容易壓低重心過人,不易摔倒,利於趁亂推進快攻 2. 速度與起跳爆發力普遍不弱,估計受過田徑短跑與高強度肌耐力訓練 3. 矮而不嬌小,肢體夠精壯,小鋼砲體格 4. 體能耐力較強,常有第四節靠體能穩住的翻盤的紀錄 21年亞洲盃險勝韓國、近年兩、三次險勝中國,都是這種前三節落後,第四節翻盤的劇本 感覺日本各級女籃的選訓邏輯是用「體能多維持十分鐘、速度快一步、肢體粗壯一點、起 跳多十公分」的耐力與爆發力,去彌補身高上的劣勢 用在對台灣,有時連身高都不輸的時候,自然能虐爆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www.ptt-website.tw), 來自: 76.87.112.241 (美國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-website.tw/basketballTW/M.1690496176.A.DF7
rocket101 : 推個 07/28 07:03
annynovel : 但她們投籃能力和戰術執行力也沒話說 07/28 07:26
flyclud : 中華女籃其實很尷尬,身材沒中韓好,但也快不起來, 07/28 07:37
flyclud : 準度又輸。 07/28 07:37
flyclud : 籃下無法取得優勢,後衛鋒線群又跟不上,被打爆正常 07/28 07:40
waterway: 包養不急於追求感情進展。 07/28 07:40
flyclud : 。 07/28 07:40
Aotearoa : HBL 還有乙級的,雖然國家隊選人幾乎不會看乙級 07/28 08:13
fegat : 三樓 其實套在男籃也是一樣 台灣籃球一直都很尷尬 07/28 08:27
globalspirit: 推,感謝提供 07/28 09:49
jerrylin : 要先培養喜歡運動打球的女生啊 07/28 11:25
mark1888: 包養網結交世界各地的朋友。 07/28 11:25
jerrylin : 台灣女生不喜歡運動你是要怎麼湊出那麼多隊 07/28 11:26
jerrylin : 健身房國家隊或馬拉松國家隊可能還比較有機會 07/28 11:26
jerrylin : 台灣現在也不用硬要在劣勢的部份去跟別的國家比 07/28 11:27
soyjay : 看到樓上推文笑了wwwww 喜歡運動打球的女生不少喔 07/28 14:02
soyjay : 問題是很多到學生籃球之後就結束了 成人層級籃球之 07/28 14:02
Quaranta: 包養開心結交知心異性友人。 07/28 14:02
soyjay : 前的文章版友也有討論過就環境是一灘死水了 要刺激 07/28 14:02
soyjay : 要成長實在很難 還有新的人才願意投入選秀已經要偷 07/28 14:02
soyjay : 笑了 跟女生喜不喜歡運動沒關係 而且現在戶外運動女 07/28 14:02
soyjay : 性比例很高 不用腦補臺灣女生不喜歡運動或是只會待 07/28 14:02
soyjay : 在健身房:) 07/28 14:02
schlemm: 包養平台詳細了解對方。 07/28 14:02
bobwalkerkao: 在講女生不喜歡運動的真的超好笑www 07/28 14:14
wush : 不是不喜歡運動,而是不喜歡打籃球 07/28 14:24
wahahalele : 捷克大前鋒應該是不舒服才沒上,最後一場也DNP 07/28 17:20
wuvan : 以前有稍微提過 日本前幾年有段時間高中都找大黑 07/28 18:12
wuvan : 柱當c 但實際上那些大黑柱通常沒法打國家隊 07/28 18:12
Wirol: 包養分析注意對方舉止。 07/28 18:12
wuvan : 間接導致本土高個的成長空間被壓縮 07/28 18:12